我說
家終於搬好了,原本想既然是新家哪舊東西就不要帶過來了。但生命的點點滴滴似乎無法說割捨就割捨,雖是舊的,對於我卻有著一份特別的感情,因此這個家就有點像雜貨店了,你們隨意看,找找看有沒有你們喜歡的。而這個新家的設施還沒弄清楚,招待難免不周,請見諒。

目前分類:小寶貝二三事 (7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路邊風情    馬櫻丹別名五色梅


 


公主的女兒()


 


自從po出公主的女兒,除了回應外更有一些迴響,我心想應該將細節說的清楚一點,免得造成誤解,以為音樂班很好考或是我女兒天份過人....


 


當小女兒告訴我們她的決定是經過慎重考慮....


表面上我們是全力支持,但私底下作了一些評估


首先我和女兒的豎笛老師詳談,了解女兒的實力,學習管樂大多從三年級或四年級開始學,女兒是從四年級開始,所以也不算晚


 


小女兒雖然是參加學校的管樂團,但因為樂團是我在帶,課程也是我在安排,管樂團一星期至少練八小時,也不算少,加上一年演出正式和非正式也好幾場,在台風和膽量上應不成問題.因此我和豎笛老師達成共識,增加小女兒的個別課,加強她的基礎和技巧.


 


緊接著是鋼琴課,問題比較大,我請教幾位鋼琴老師後,覺得還是不要冒然買鋼琴,我先讓小女兒在住家附近的音樂教室學,然後加買琴點.....我心想小女兒學了鋼琴發現跟想的不一樣也許會打退堂鼓......


 


結果小女兒不只興趣大增,進步也很神速,鋼琴老師以為我在家逼她練....我根本不敢講我家沒鋼琴,也因為小女兒學了鋼琴我們才發現小女兒好像有一點點天份,以前學豎笛還沒發現,看小女兒似乎玩真的,只好買鋼琴了.


 


一切都按照計劃學習,小女兒很認真也很快樂,接近考試時必需幫她找一個伴奏,這個伴奏必需有一點演出經驗,因為站在台上難免會緊張,誰不出錯誰就贏,如同歌唱的再好,若忘詞那誰也救不了,因此這個伴奏就很重要.


 


有些孩子實力不錯但上台經驗比較少,家長可安排在親朋好友前演出訓練膽量,小女兒當天考完試出來,笑咪咪的,伴奏老師給我一個ok手勢,一切順利,果真讓小女兒考上.


 


事前作很多評估,之後全力支持,孩子負責自己的部份,其它家長要從旁協助,除了鼓勵外還要告知一切資訊.....讓她了解並不簡單,孩子自會安排及清楚必需付出多少心力才有可能考上.


 


雖然夢想不見得一次就會成功,但一切的準備就是希望失敗不要提早到來,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絕對沒有僥倖.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紅豆飯


 


紅豆飯是日本喜慶必備的食品,後來從日劇和一些節目資訊得知,日本女孩成為女人那天家人都會為她準備紅豆飯.


 


前幾天,小女兒要我幫她煮紅豆飯,我是又驚又喜,喜的是小女兒長大了,驚的是我沒吃過紅豆飯,怎麼煮一點概念都沒有.


 


我跟小女兒商量,不要煮紅豆飯換紅豆湯,小女兒高興的答應,也吃的很愉快,大女兒回來我端一碗紅豆湯給她當點心,大女兒隨口問一句為什麼煮紅豆湯,我告訴她妹妹的事,結果大女兒回答我[你們偏心,當時我就沒有....]


 


先生趕快為我解圍說[台灣沒這個習俗,這是日本人的習俗.....]`但大女兒仍然認為我偏心


我告訴大女兒,紅豆湯是妹妹要求的,台灣沒這個習俗,而且你阿嬷也特別為我作什麼,所以我不知道.....而且你也沒告訴我.....


大女兒回答我[我早就知道了,我以為你們會知道,那知道你們那麼遜....]


我有點無奈,小女兒有點無辜.


 


我告訴大女兒,你沒吃到紅豆飯,妹妹也沒吃,我答應你們幫你們煮一次紅豆飯,兩個一起吃.


 


為了紅豆飯我可傷透腦筋,還好有網路,搜尋一下,我找了一個簡單的食譜,小心按照步驟,一步一步來,我還蠻擔心的,還好很成功,當天晚餐主食就是紅豆飯,女兒們並沒有很喜歡,吃起來可能跟想像不一樣吧,但是很滿足,而我在準備的過程中卻是很幸福.....


 


我們為孩子所作的一切孩子都會記得,孩子吃醋是不分年齡,孩子愈大在應對方面就應更小心,尤其是有兩個以上的小孩,教養這一條路真是學不完的功課.


 



雖然第一次煮,但我認為很成功,色澤也很漂亮


最重要的一點我作到了,就是紅豆不能煮破,但還要煮軟,這樣看相才會漂亮


吃起來紅豆軟軟的配上糯米QQ的,嚼起來有一種特別風味....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公主的女兒


 


小女兒放假,整天英英美待子


我只好讓她當小助理,跟著我到處跑


晚餐時,小女兒問我[為什麼那些人對你那麼好.....]


先生回答她[因為媽媽是公主]


小女兒接著說[將來他們也會對我這麼好..]


我回答[不會]


小女兒抗議著說[我是公主的女兒]


我說公主的女兒不等於公主,我的成就也不等於你,我的人生更不等於你


你的將來你的人生要靠你自己.....


 


有一天公主的女兒告訴我們想考音樂班


我們有點驚訝,當初讓她學樂器,是想讓她接觸不同的領域進而從中得到快樂.....


考音樂班不是這樣玩玩就可考上,更何況小女兒根本沒學過鋼琴,這困難度更高


我將這些問題告訴小女兒,並說服她放棄,將學樂器當成興趣就好.


 


小女兒聽了我的分析,覺得有理也同意我的看法,幾天後,小女兒告訴我[我還是想考音樂班,這是經過我慎重考慮的,如果沒去考,我怕會後悔]


 


為了這句[慎重考慮],換我要慎重考慮,準備這樣的環境除了硬體還要軟體.....


我們夫妻考慮結果,決定讓孩子去實現自己的夢想,能不能實現要靠她自己,但過程我們必需協助她.


 


首先我們買了鋼琴,請了三位家教,一位留日教鋼琴,一位國內職業演奏家教豎笛,一位留美指揮家教樂理,我將孩子狀況很清楚的跟這些老師溝通,並請求盡全力的協助,不到一年的時間準備,小女兒真的很爭氣,果真讓她考上音樂班,至於讓她讀私立或公立就由我們來選擇了.


 


公主的女兒學會抉擇,這比考上音樂班還令人高興,最重要是這過程充滿歡樂,小女兒並未因要考音樂班而忽略了學校功課,畢業更領了市長獎,更在她們管樂團成果發表會上完美演出豎笛獨奏,這些亮眼的成績,皆因這是公主的女兒自己選擇的,當父母的只是在必要時提供協助.


 


是不是自己要的比較重要,能不能達成反而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過程


公主的女兒選擇讀音樂班,其中的辛苦就要自己承擔,因為是自己的選擇


我們很欣慰公主的女兒至今都很快樂...


 


公主的女兒(下)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我們是仇人


小女兒學校舉辦親師懇談,除了例行性導師時間外,還特特別安排各主科老師報告教學內容.


 


每科老師報告完後都會詢問有沒有問題,一般大都零零星星的小問題,但到了數學科,就熱烈多了,其中一位家長的問題讓我感觸很深,這位家長在家裡從未看過她孩子寫數學功課,特地問老師是不是功課很少....


 


老師回答這位家長[你兒子動作很快,反應也很好...一些習作他在課堂上就寫好了...]這位家長總算放心,但接著問是不是可以買一些課外習作給他寫,老師回答[你可以跟他說.....]結果這位家長馬上反應[不行啦我跟他像仇人.....]


 


這話一出,我看到許多家長會心一笑,旁邊的家長更說[怎麼每個家長都跟自己的孩子是仇人...]我聽了只是笑笑.....


這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父母的出發點都是為自己的子女好,可是居然會變成仇人


是不是真的那裡出了問題?


我們總習慣以自己的方式對別人好,包括家人子女,我們以為付出了滿滿的愛,而這個愛卻不是他們所需要的.


 


國中生正值青春期,有許多生理和心理的壓力,若再加上父母的期望,那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我們是不是要試著學習以孩子的需要來愛他,這樣就不會有[你不懂我的愛和我們是仇人]的情境發生.


 


我不想讓自己面臨這種緊張的親子關係,因此總不斷的提醒自己,我的期望不見得是孩子要的,我總是盡量的傾聽...,對孩子的一切當然也很好奇,然而只能從旁觀察協助她,等她願意了自會告訴我們,我想這階段的孩子需要的是朋友而不是另一個老師.


 


但是當這樣的父母心臟要很強,因為周遭的價值觀大多以成績掛帥...雖然我們也會擔心孩子的將來,然而我們更清楚孩子快樂成長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親子關係的親近比任何事都重要,因為這是孩子將來面對未來最好後盾,因為她知道父母永遠支持她.


 


我不想跟我的孩子成為仇人,所以我不斷的修正自己的想法,因為我們的改變,孩子有一個很快樂的學習過程,畢竟青少年就那麼一次,許多的成長是無法重來,但學習,只要願意隨時隨地都可以,分數真的不是那麼重要了...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音樂會的感動


從草創成團的艱辛,到孩子一次一次的演出,每一次總讓我們驚喜不斷


我們終於要舉辦一場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音樂會


每個團員都相當的期待,家長更是感動,每次的活動總有許多家長來向我道謝


我總是這樣回答他們也是我內心真正的想法[我的孩子也在管樂團,如果因為我的領導讓管樂團


更出色更健全,我的孩子自然也會受益,當我們在服務別人的同時其實也在服務自己]



彩排前的佈置,好不容易才將大型字幕吊上去,當所有工作人員知道是我先生設計製作,每個人都覺的不可思議,更佩服的不得了


文化局的工作人員說[我們一年的演出團體相當多,您們的字幕最大材質用的也比別人好]後來得知是家長自己作的更驚訝連連 


 




 


正式演出的感動,現場坐滿八成約六百多人,不只台上的孩子令人感動,台下的觀眾也令人尊敬


許多家長會後跟我講,這場音樂會來賓大都是親朋好友,扶老攜幼,現場欣賞的品質令人感動


 




下半場我特別安排B團上台演出,增加他們演出經驗,同時是傳承的意義


B團家長感動不已





A團小朋友為B團指揮一首曲子


 



打擊獨奏


 



豎笛獨奏


 



小女兒因參加管樂團,對音樂產生極大的興趣,五年級暑假決定考音樂班,用一年的時間準備


終於讓她如願以償,當天獨奏豎迪協奏曲,台風穩健,許多家長聽到起雞皮疙搭,因為有一段速度很快


許多家長隨她的旋律起伏.....很替她擔心...結果小女兒完美演出,連她個別指導老師都覺的很好 


會後家長問我[小女兒會不會緊張],其實我也不知道,忙到沒想到要問她.


幾天後,一次閒聊特別問了小女兒,她居然回答我[家常便飯]


其實我想也是,不只我小女兒每個團員都是如此,他們已演出太多場次了.



一位長期支持學校的立委,特地提早來給我們鼓勵祝福


與我們工作人員合照


 


 



外面下著大雨,來賓扔然絡譯不絕,坐滿八成讓我們全體工作人員感動不已


 


 



 


音樂會結束,趁拆下字幕前,邀請校長家長會長與我們工作人員合照


我很感謝這群家長義工,每次的活動總是盡心盡力協助我,因為有這麼多人幫助


每一次的活動才能很成功,尤其這次的成果發表會,不管幕前或是幕後,都是完美演出


許多家長來跟我道謝,並說出他們心中的感動,其實我自己也很感動


我告訴所有工作人員[您們認真的態度被看見了]




宜蘭頭成國小管樂團來校交流,我與指揮老師和團員在校門口合照


 



應縣政府邀請,到鶯歌老街表演


現場獲得遊客熱烈掌聲,安可聲不斷


 



參加室內音樂比賽,成績優異



首次嘗試戶外比賽即獲得優異成績


 



 


參加全國戶外賽獲得優等成績,全團高興不已


成長蛻變   喜悅分享


  


       前幾天,正在為音樂會苦思主題,結果小女兒grace卻說「毛毛蟲蛻變為蝴蝶,標題就是成長蛻變」我笑笑.


     但回想管樂團成立至今,將近一千個日子,孩子從不懂音符到成團演出,每一次都讓我們驚喜,除了演奏技巧增進外,更多了一份團隊精神,也領略到在樂團自己是主角也是配角,每個成員都很重要,看重自己的同時更要尊重別人.


 


    姚朝玉校長為了營造一個「多元學習環境」在民國九十三年十月毅然成立了管樂團,當時學校並無學習管樂的風氣,主客觀環境都不盡理想,初次招生只有21位團員.


     但當時的學務主任鄭志旺主任滿懷教育熱情,不忍這顆還沒萌芽的音樂種子夭折,不斷的宣導說明,終於在二次招生後勉強湊足41位團員,這段過程極其艱辛,但因為對對教育理念的堅持,目標終於達成,夢想終能實現.


 


    文德管樂團雖然在困境中成立,團員不只在音樂基礎參差不齊,年齡更是有所差距,但因為「賞識」」孩子的表現總讓我們驚喜不斷,我們把握每一次的演出機會和比賽,目的只有一個「為孩子尋找舞台培養更多學習經驗」.


 


    去年更不畏挑戰,訓練孩子走室外隊形,雖然初次嘗試,在縣賽即獲得優異成績,代表台北縣參加95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獲得優等成績,這對管樂團孩子是莫大的鼓勵.


     這訓練過程要不是有歐昌哲指揮及各分部老師的辛勤教導,學校的支持,家長的認同,義工的幫忙,是不可能有此殊榮,訓練的過程雖然辛苦,孩子的潛能卻發揮淋漓盡致,而這麼多人的付出,只為一個共同信念,「成就一個新成立的社團,讓這顆音樂種子能在文德國小紮根成長茁壯」.


 


     音樂會前夕,回想帶團至今,心中感觸萬分,更有許多的感動,因為我們堅持有教無類,堅持一個公義的環境,隨著歲月的流逝,明顯看到孩子的成長,從他們稚嫩的臉龐散發出自信,我們更深信只要給孩子機會,給他舞台,給他掌聲,孩子自會發光發亮.


 


      我親愛的管樂團孩子,在我們相處這一千個日子,我們共同創造許多記錄和回憶,偶有團員退團讓我們沮喪,但也有歡笑,偶而被罵但鼓勵更多,這一切將隨著我們音樂會的結束而珍藏心中.我忍不住要再一次告訴你們,「你們真的很棒」.


 


       今年適逢文德國小20週年,也是第一屆管樂團成果發表會,我們除了祝福文德國小生日快樂,校運昌隆,我們也祝福管樂團的孩子,不論即將畢業或在校生,都能在音樂這條路上繼續精進.


     今天的演出,是孩子努力成果也是最真誠的心意,感恩所有蒞臨欣賞的嘉賓,您的鼓勵與指導是孩子們夢想成真的動力,謝謝您的愛讓這場音樂會更浪漫更美麗.


     籌備這次音樂會承蒙學校姚校長邱朝基主任曹迺華組長各處室主任,老師,家長會及後援會家長們的協助,及所有鼎力贊助者在此一併致謝,最後祝福音樂會圓滿成功.


                                                                               yaoyao寫於音樂會前夕夕                                                                          刊載於節目單內頁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豎笛全貌,是不是很漂亮,這枝是小女兒上國中後新買的,專業演奏用  




丟掉的黑盒子






內裝小女兒用了三年,感情深厚的豎笛


 


        小女兒星期五下課回來,我看她沒拿豎笛,我隨口問一下,孩子回答[在學校].


隔天星期六因彈性休假須補課,小女兒下課回來告訴我豎笛不見了.


 


         我責備小女兒為什麼現在才講,學校下課了媽媽去那裡找,小女兒說已經到學務處找和登記遺失物品也到團練教室及操場找過,就是找不到.我一時也不知道怎麼辦,先打電話給里長,請他在我們社區廣播遺失豎笛,里長回答我[在學校遺失,社區廣播可能沒用,]


 


       好不容易等到星期一上課,根據小女兒的回憶有可能在運動場忘了拿,我請學務主任幫忙,並調出當日在體育場上課的班級,逐班詢問,有的同學說有印像,但不記得有人拿,因為正值放學很亂,一點頭緒都沒有,知道的老師都說可能找不到已經隔三天了,也有老師說換成別的孩子可能被罵死或被打....,體育班的老師建議我到總務處看錄影帶,運動場小女兒放豎笛的位置剛好有監視器,我和主任及老師從350分開始看,接近45分的時候,突然看到一位男同學拿著一個黑袋子,大小跟豎笛盒子很像,位置也相同,於是請同學來指認,終於找到這位同學.


 


        主任找來這位同學問他是不是檢到一個黑色盒子,孩子吱吱嗚嗚,主任接著問你是不是放在家裡,孩子回答[],主任要他隔天帶來,孩子回答[],此時每個人都鬆了一口氣,開玩笑的說可改行當[福爾摩斯].我怕夜長夢多,我跟主任講下課時我帶他回家拿.


   


        340分主任來電話,告訴我東西不是孩子拿的,我不用去學校了,我匆忙掛上電話,馬上趕到學校,主任告訴我[班導師知道這件事後,覺得不對勁,這個孩子很憨厚,撿到那麼貴重的東西,不可能會帶回家,班導師認為如果有馬上回去拿不用等到下午],結果主任載他回去,在樓下左等右等最後等到孩子的媽下來,問主任到底要孩子拿什麼東西,經過一番說明,孩子的媽一起到學校重看錄影帶,後來確認是孩子的便當袋.


 


       雖然希望落空,我仍然不死心,重新看錄影帶,天色漸漸暗,螢幕也變的一片漆黑,我叫小女兒繼續看,而我轉往運動場,看來運動的民眾見一個問一個,終於讓我問到一個來跑步的民眾有印像,他告訴我710分來運動有看到,直到他回去時還在,他以為是來運動的人帶來,所以沒多看,此時燃起了我一線希望.


 


        帶小女兒回家吃晚飯,我打算七點後再去運動場問飯後來運動的人,同時我又打電話給里長,里長先跟我道歉,’當天他太晚回辦公室,所以沒幫我廣播,又說這麼多天了可能找不回來了,我堅持里長幫我廣播,並請他幫我打電話給我們學區內的里長,一起幫忙廣播,里長告訴我,他沒把握別的里會幫忙,我回答沒關係我親自打電話拜託他們.


 


        五分鐘後,聽到里長的廣播,大約又過了三分鐘我家電話響,打來的人是學校的老師,住在附近,他告訴我[星期五運動完,看到這個黑盒子,順手拿到學校健康中心,隔天一忙就忘了這件事,接著放假,現在聽到里長廣播有位學生在運動場遺失一個黑色盒子,他才想起這件事],我聽到這裡高興不已連番道謝.


 


        失而復得,我們全家都很高興,尤其是小女兒,隔天小女兒上課前說[我都不敢哭,壓力好大],其實我們夫妻很清楚孩子的心情,所以從頭到尾都沒責罵她,這次尋找豎笛的過程反而讓孩子知道契而不捨,方法沒用盡前永不放棄.


 


        最後我告訴小女兒[你絕對不是故意弄丟豎笛,但這種疏忽也許還會發生,因為總有意外,但你只要記得一件事,不管何時何地要離開前記得多看一眼,這樣意外就會降到最低].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小女兒生日前幾天,就一直惦記著到底會不會收到禮物,這是她讀國中第一個生日所以相當重視..


   


     小女兒生日當天,忙忘了,忘了給她煮麵線,晚餐後,趁她去上英文課,趕快到85C買蛋糕,途中經過生活工場,進去看了一下,發現一個很可愛的卡夾,可放悠悠卡電話卡等,覺得還滿實用,就順手買了兩個,同時挑了一張卡片,寫上我的祝福,小女兒下課回來,看到桌上的禮物,高興不已,自言自語,媽媽居然也會買這種東西還會挑這種卡片,這麼可愛.


 


     小女兒一句話讓我勾起我往日情懷,以前的我不是常常製照驚喜給朋友嗎?更是感性多於理性的人,如今在女兒心中竟是呆板的媽媽,一張卡片就讓女兒高興不已.職業婦女的生活是否讓我忘記了某些,孩子已長大了,需要的會更多,尤其是精神及心靈方面,孩子的感受提醒我,如果想成為她們的朋友,就必需偶而脫離媽媽角色.


 


     隔天小女兒打電話回來,聲音有點沮喪[媽媽,我新的卡夾連同悠悠卡掉了,您幫我打電話給307公車,找找看]我一邊安慰她一邊說好,其實我想怎麼可能找得到,不過我還是打給公車總站問一下,他們回答我[現在已快十二點,不可能找到,何況是那麼可愛的東西].


 


    小女兒看到我,第一句話就問有沒有消息,我回答可能找不回來了,不要難過,我拿出另一個一樣的卡夾送她,小女兒驚訝不已,怎麼有,我告訴小女兒,我買了兩個,一個是過幾天要送姊姊,我跟姊姊商量,這個再給你,小女兒馬上說,這是姊姊的,我要跟她謝謝.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女兒學校正舉辦圖書展覽,她帶回書單跟她姊姊研究,要買那些書,而姊姊看上了笑話集和謎語,特地請她妹妹幫忙買.


 


連續幾天,大女兒都問妹妹買回來了嗎?小女兒都回答[還沒,因為缺貨],一天小女兒下課回來,告訴我[我幫姊姊買書回來了],晚餐時,小女兒告訴姊姊[姊姊,書買回來了,拆開的那本是你的,我已經看過了,很好笑],這時聽到大女兒說[奇怪,我為什麼要拿拆過的,你自己留,我要沒拆的]一來一回聽的我一頭霧水.


 


接著小女兒邊哭邊說,[我不要拆過的,是我幫你買的,]大女兒更是不服氣[你幫我買就可以看嗎?]一點也不肯讓她妹妹.我問清楚一切,原來是小女兒不只幫姊姊買一本,自己也買了一本相同的笑話集,她要將看過的那一本給姊姊,自己留那一本完全沒拆封的.我想兩本都一樣,而且也才剛拿回來,我要姊姊讓妹妹,但姊姊就是不肯,妹妹哭的更大聲.


 


我告訴妹妹,[幫別人買東西不代表有權力可以拆開看或使用,如果今天換成是你,你會怎樣]妹妹心虛的回答,[我又不知道],為了平息妹妹的哭聲,我告訴姊姊[這次讓她,下次她知道了,]結果姊姊一臉正經的回答[不行,這是機會教育]說的我啞口無言.


 


記得一位朋友曾經告訴我,[我家有好幾個兄弟姊妹,我是長女,,從小就被教導要讓弟弟妹妹,不管什麼東西,就是要我讓,我痛恨死了,為什麼大的一定要讓小的].


 


朋友這個親身經歷,讓我感觸很多,我們當父母常常陷入一種迷思,慣性思考,年長的必須禮讓年幼,但卻是忽略了最重要一件事,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必須尊重其意志及需要,這是無關乎年紀大小,我們更常常為了盡快平息紛爭,而採用[省事]的做法,年長的讓年幼,再加一點父母的威嚴,通常都能達到效果,久而久之,這個效果就變成我們常聽到的[我們家老大比較認份,小的總是比較霸道].


 


大女兒一句[機會教育],適時提醒我,讓小女兒了解對與錯比讓她停止哭泣來的重要.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女兒一下課,我看她拿著一張紙,然後念念有詞,我問她[你在念什麼?]她回答[在唱歌],仔細一聽還是Do  Re  Mi 的音,只是那一張紙寫滿ㄅ ,我一臉不解,她卻唱的忘我.


 


晚餐後,見她拿著那張歌譜,教她爸爸唱歌,老公索性彈起吉他,一搭一唱還真是一對寶,往後的每一天,我都看她們在練歌,我很好奇問老公,為什麼女兒的歌譜都是ㄅㄆㄇ,原來是小學一年級還沒上音樂課,她們自己發明用ㄅㄆㄇ來寫譜,ㄅ即是Do ㄆ即是Re ㄇ即是Me 以此類推聽完後我覺得真是天才.


 


有一天,大女兒拿出她的音樂課本,請她爸爸伴奏,小女兒看到五線譜及簡譜,很好奇,見老公不疾不徐告訴她,簡譜的寫法及唱法,從未告訴她用ㄅㄆㄇ寫是錯的,幾天後,我那小女兒自言自語,[我明天到學校去要教我同學簡譜].


 


透過教學相長,小女兒不但教會她同學,自己更學會看譜彈電子琴,讓我這個五音不全的媽媽佩服的不得了.


 


最近常常從報章雜誌上看到一個論點,[要學,就要學最好的]而這句話卻向魔咒般深入父母的腦海裡.一天與一些家長談起孩子做功課的情形,其中一位家長問[孩子字寫的不好,不漂亮,你們會不會擦掉,讓他重寫]全部的人異口同聲回答[],只有我回答[不會].這時讓我想起,我曾經當著大姊,誇她女兒字寫的漂亮,結果大姊回答[她從小寫字,如果寫歪了,寫不標準,我都擦掉不然就是撕掉,她女兒是這樣訓練出來的]聽的我直冒冷汗.


 


有一天,我請她女兒教小女兒英文,結果我聽到她女兒說[要學,就要學最好的, 不然就不要學…]小女兒童言童語回了她一句[我們老師是從英國來的.….]從此我不敢再請她女兒幫小女兒複習英文,深怕這樣的教學觀念,還沒學好,興趣與信心可能已被扼殺了. 


 


[要學,就要學最好的]這應該是個理想,不應該當成手段,許許多多的孩子,因這句話,不知失去多少歡樂和學習的自信,我們應該尊重學習的差異,尤其是對新課程,應多一點等待和耐心,學習的過程中,孩子自會尋找幫助自己的方法,這個方法不見得標準,但卻可協助她學習.


 


學習,如果出於自願,那就會事半功倍,加上興趣,孩子自會創造許多的學習方法,不管ㄅ ㄈ或是簡譜的1 2 3,對女兒而言只是一個符號,無關乎對錯,當初老公沒有急於糾正小女兒,因此小女兒不只沒有在學習上挫敗,反而找到更多學習的樂趣,如果每個父母都願意給孩子多一點的時間與空間,並給予鼓勵和欣賞的眼光,[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就不是一句口號了.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多數的家庭當自己的孩子讀幼稚園後,總顯得特別忙碌,並未因孩子較大而暫喘一口氣,幼稚園下課後,重頭戲才開始,各種不同的才藝班正等著這些孩子,學鋼琴舞蹈畫畫陶藝班等,每個孩子好像必須十八般武藝都會,尤其是多元入學政策實施後更嚴重,主要原因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孩子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學這麼多,坊間更有一句話流傳,多元等於多錢.


 


 


當週遭的朋友都送她們的孩子去學鋼琴,其實我心中有一點動搖,當初大女兒因右手不方便,所以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小女兒音感很好,加上老公喜好音樂,女兒們接觸音樂的種類相當廣泛,見小女兒興趣濃厚,總會讓我興起讓小女兒學鋼琴的念頭.


 


但經過我們夫妻研究後,仍然決定不讓小女兒學鋼琴會比較快樂,我們考量的問題有下,第一:弄清楚讓孩子學鋼琴的目的,是要讓她走這條路或是純好玩,如果是純好玩,有很多選擇,不一定要選擇學鋼琴,培養欣賞比會彈來的重要,視野也比較寬廣,


 


如果培養她走這條路,我們家可以完全配合嗎?不是只將孩子送去音樂班買台鋼琴就了事,有形的容易達成,無形的支援才是困難,最後我們自認不是培養一位音樂家的家庭,但可做到提供欣賞美聲的家庭,因此我們選擇後者,讓孩子天天接觸音樂,欣賞不同美麗的聲音,從中獲得快樂.


 


雖然我沒讓孩子學音樂,但我仍然去觀察和注意這方面的資訊,及請教這些孩子的父母,孩子學琴後的反應和心情等,雖然不能代表全部,但也反映出部分的心聲.我的姪女也因父母的疼愛買了一架鋼琴,就開始學習鋼琴,但隨著上國中,鋼琴蓋被翻開的次數就愈來愈少.有一天覺得鋼琴佔位置要送給女兒,我們也擔心有了鋼琴興沖沖送孩子去學鋼琴,之後又走入相同的命運,因此婉拒了好意.


 


 


另外一些認識的家長談及他們家的鋼琴,命運都差不多,但也有一些家長很有心,孩子學琴時間不只接送更是全程陪伴,在家裏更是督促.


如果以升學為主那結果就可想而知.另有一些父母告訴我,當初因太衝動買了鋼琴,其實滿後悔,常常因為已買了鋼琴而不讓孩子放棄,只因鋼琴實在不便宜,我也問了許多學琴的孩子,樂在其中的並不多,但她們卻都認為是為父母學的不是為自己學.


 


我有一些朋友,因自己喜好音樂並學習樂器,她們孩子因環境關係,自然學習起樂器或是彈琴,氣氛都相當和諧快樂,學習任何才藝不是都應該這樣嗎?如果每個父母都不是要孩子實現自己潛意識的夢想,那一切就會變的很快樂,親子關係也決不會因學習才藝而變得緊張.


 


因兩個女兒相差五歲,所面臨的教養問題都是從頭來過,但五年前和五年後遇到的問題仍然相同,要不要學才藝要不要學…..都一樣結果也相差不多.


主要的原因是多數的父母沒有深入了解,選擇真正需要,而是鄰居這麼做或是親朋好友皆如此,自己不跟著做,良心上就有點不安或是面子問題……看來想要有正確的觀念教育孩子,就先要教育父母,要讓孩子有快樂的成長經驗,就要先破除父母的虛榮.


 


有一次去馬來西亞旅遊,一晚與女領隊聊天,得知她學鋼琴十八年,期間當過鋼琴老師,現在轉行在旅行社上班當業務偶而帶團,對於她如此的轉變我很訝異更好奇,我問她你學這麼久的鋼琴,也有一定的成績,為何說放棄就放棄.


 


在學琴這段過程對於你的人生和現在的生活有什麼幫助,她沉思許久,然後很慎重的告訴我沒用我嚇了一跳,她接著說,這條路不是那麼好走,能夠當鋼琴老師已很不錯了.


在這之前放棄的人更不在少數,她要我想像一個情景,她每天在琴室教小朋友彈琴,練習簡單的曲子,一批又一批的新臉孔,她想到十幾年前的她不就是跟這些孩子一樣嗎?


當下她做了一個決定,她要飛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訴說學琴的歷程及辛酸,同時流著二行淚,我看了好心疼,也能了解她的感受,學習彈鋼琴只是一例,大環境的不理想不是你我可以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觀念與態度,孩子就能更適性發展,讓學習變的更快樂更健康.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女兒升上三年級,換了一位新老師,這位老師作風與一二年級的老師不太相同,小女兒顯然不大適應,回來常常拿以前的老師來比較.


 


一天,女兒又為了一些事發起牢騷,我等她發完牢騷後告訴她, [我聽說你們老師是一位很好的老師,而且三年級已經比較大了,必須比較獨立,所以老師都會比較嚴格].女兒天真的問我,真的嗎?


 


正逢教師節,學校要每位學生設計卡片送老師,小女兒回來,很認真製作卡片,後來我發現,她是要送給她以前的老師,我好奇偷看一下內容,她寫著[老師你好,我升上三年級,認識好多新朋友,很高興,我們新老師很嚴格,不過我媽媽說,她是個很好的老師,我會好好學習,祝教師節快樂].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小女兒愈來愈適應新老師,更學習到不同的做事方法,也變的比較獨立,一天我到學校遇到她們老師,我告訴她[我快出頭天了,孩子最近很獨立,每天早上都自己起床,然後穿好制服等我弄早餐,]老師聽完我的話後告訴我,[班上有位家長來找我,她家的孩子天天都要她幫忙穿衣服等等.很困擾,所以我就想個辦法,在班上討論這些事,你女兒可能受了影響吧.]


 


孩子到新環境,總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孩子自會找到與新老師互動的方法,我們只要不傳達負面情緒,就是幫最大的忙,孩子必須學習面對各種不同的老師,因為這是最自然的成長方式.家長不須過於緊張,有時視而不見,反而會得到好效果.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意中看到雲門舞集舞蹈教室的招生廣告讓生活動一動,快樂是孩子的動力他們不要孩子模仿大人的動作,而是要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這個理念讓我們決定讓小女兒去動一動.


 


小女兒第二次上課的主題是認識自己的身體”,舞蹈老師要每位孩子畫出自己的身體,然後說出自己最喜歡的地方.


我從教室外面的透明玻璃,只能看到孩子展示的自畫像,至於內容就不得而知了,當小女兒展示自己的畫時,我覺得畫的很好,有動的感覺..


 


因此孩子下課後,我特地向老師要女兒的畫,老師順便告訴我上課內容,他要每個孩子說出最喜歡自己的部分,透過圖畫找出不喜歡的地方,然後引導孩子說出不喜歡的原因,了解其心理障礙,


 


然後開發其肢體語言.每個孩子都會說出自己較喜歡和不喜歡的地方,但我女兒的回答卻是我每個地方都喜歡等等…”還講出一番道理,讓老師頗為驚訝.


 


接著這位老師跟我講[被愛的孩子,通常比較能夠去愛人,而且會愛惜自己的身體,也比較不會傷害別人,在她教學過程中,有一些自閉的孩子,也有好動或比較不合群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太愛自己及尊重別人,這些孩子的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午餐後,老公突然問我,[你小女兒,每次上英文課都怎樣跟你說再見],我一臉茫然,老公接著說[對喔,每次都是我載她去的,你當然不知道.]


你女兒,到了英文班,kiss拜一次,進了大門,再回頭kiss拜一次,還沒完,要進教室前,還會再回頭kiss拜一次,總共三次]羨慕喔.我聽完後,反問老公,[每天早上,你知道你小女兒如何說再見嗎?!你當然不知道,你還在睡覺].


小女兒每天早上,一定會跟我擁抱,親吻兩邊臉頰,之後才下樓,到四樓與三樓交接處,會再給我一個擁抱手勢,再加kiss.接著我都會到書房窗戶旁邊,看她轉彎進到另一條巷子才關窗戶.這時候,小女兒,總會回頭望一眼,給我另一kiss拜及甜甜的笑容.我對著老公說[你羨慕吧].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星期天我邀小女兒到市場買菜,我將皮包交給小女兒保管,我們一攤一攤的買,每次我都請小女兒幫忙付賬.常常換來一句讚美聲,[還帶一個會計來喔].


我每次讓小女兒付賬,如果是六十元,付一百元後,我都會順便問女兒要找多少錢,我總看她自言自語,六十 七十 八十 九十 一百,然後告訴我找四十,每次都是這種算法,而我們所學的算法應是一百減六十,就知道找四十,小女兒的算法恰好跟我們相反,她都是往上加,我終於懂了,所謂的建構數學是加法文化.


小女兒當會計當出了興趣,只要一到假日就找我上菜市場,每當攤販老闆說[又帶一個會計出來了]她總會微微的笑,接著老闆會問她要找多少錢,她都能快速答出來,偶而會錯,老闆都會耐心等她再算一次,漸漸的,數字常常從一百到千,好像都難不倒她,而我因此也學會她的算法,覺得還滿快的.


在菜市場有些老闆聽到女兒的算法,馬上就說[這是建構數學的受害者],我聽了只覺得當事人是沒問題,有問題的是不了解的人,只是算法不同,沒那麼嚴重吧.


有一天小女兒的老師告訴我,她說[她發現小女兒數學反應很快]我想可能是菜市場磨練出來的吧.我突然想起賣雞的老闆曾跟我說過,因有一天我看她女兒找錢給我,速度很快,我看年紀大概同小女兒一樣,我隨口讚美一下.結果她媽媽說[她從幼稚園就很會算了].聽完後,我更清楚了解,環境對一個人的重要.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媽媽,我們二年級要製作聖誕卡片比賽,老師說自由參加]小女兒一下課回來迫不及待的說,然後只見她拿出一大推東西出來,有色紙有卡紙彩色筆剪刀等等,攤的一地都是.


 


晚餐後,見小女兒忙的不得了,我自顧到廚房洗碗,當我正在擦地時,老公特地進來叮嚀我[等一下你出去,看到小女兒,什麼話都不能講]聽的我一頭霧水,原來小女兒正在製作卡片,老公擔心我雞婆出一些餿主意.


 


接下來的每一天,小女兒一吃飽飯,寫完功課,就做起她的聖誕卡片,好幾次我都想給一點意見,但都忍下來,不然就是被老公制止,老公說[不要干涉她,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小女兒的聖誕卡片終於完成,真是太令我驚訝了,不只是畫作俱佳,還是立體卡片,我都想不出那立體卡片如何剪出來.只見她不疾不徐收拾她的資料,有幼稚園作的卡片,有一年級下學期的生活課本,還有一些圖片書籍等.


 


一天小女兒下課回來,告訴我,[我們班有位男同學他爸爸很會畫畫,他說他們設計的聖誕卡片一定會得獎],小女兒有點洩氣,我安慰小女兒[媽媽覺得你很棒,整張卡片是你自己設計製作,而且真的很漂亮,我認為會得獎,如果沒有得獎,媽媽頒一個給你 ],小女兒問頒什麼獎,我說[媽媽畫一張獎狀頒給你].小女兒笑的合不攏嘴.


 


檢查小女兒的聯絡簿,看到老師的留言[恭喜小女兒聖誕卡片得獎],我隨口問小女兒,小女兒回答[有一張獎狀]我接著問為什麼沒講,她居然回答沒什麼特別,因為學校沒得獎,媽媽也會頒給我,真是可愛,一點得失心都沒有,倒是她製作過程充滿高度興趣及樂趣.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女兒自從讀了小學一年級,每天都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充滿驚喜,每天都快樂的不得了.


 


      一天小女兒下課回來,問我們會不會剪星星”,問明原因,原來是老師為了佈置教室,剪了一些星星,和花草等,女兒覺得很有趣,想學,一下課就急急忙忙問我們會不會.我記憶中只會剪簡單的窗花,於是就示範給小女兒看,小女兒迫不及待的練習剪.


 


      剛開始,不太會摺紙,要求我們幫忙摺紙,然後剪出簡單的圖案,小女兒剪出興趣,只要是不用的紙,她拿來就剪,我們看她興趣正濃,於是到量販店買了一大包色紙任小女兒使用,結果是天天有驚喜,千變萬化的窗花看的我們目瞪口呆,有精緻有粗獷,有的是事先設計,真是一張比一張精彩.


 


小女兒不只剪出興趣更剪出信心,常常剪一些美麗的窗花,當禮物送給朋友.還會自告奮勇剪一些美麗圖案送給老師,佈置教室.


 


       趁到校辦事時,順便拜訪小女兒老師,閒談中,老師方得知,那些窗花都是女兒自己完成的,老師相當驚訝的問我,[如何訓練女兒拿剪刀及使用工具],我想了一下,想不出曾經特別教女兒用剪刀,或美工刀等.


 


我告訴老師[女兒從小就很喜歡玩剪刀美工刀等,常常看她剪東剪西,我們也從未干涉,反而很放心讓她使用各種工具].最後老師告訴我[現在的家長過於保護孩子,因此讓孩子喪失許多學習機會,每次上美勞課,我都心驚膽跳].


 


        一天幾位朋友到家裏作客,小女兒除了熱情招待外,更拿出剪刀要剪窗花送小朋友,此時我聽到朋友緊張的喊著,[剪刀趕快放下,很危險,小孩子不可玩剪刀等等],好熟悉的話,我恍然大悟,這些話以前我的父母也對我說過,難怪我剪不出那麼豐富的窗花.


 


        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常常無意識受到自己成長經驗,所影響而不自知,本意是擔心,但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有可能扼殺了孩子的興趣,進而阻斷孩子學習的機會.


 


孩子的創意,通常是在無意中發現,孩子需要的是信任和鼓勵,最重要的是要相信孩子不會故意傷害自己,被信任的孩子通常比較有自信.意外自然就會降低.  


 


,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小女兒讀了幼稚園,還是離不開奶嘴,我只好讓她帶一個奶嘴到學校,但小女兒自己覺得不好意思,隔天就將奶嘴拿回來.但下課回來,吃的更兇,非將白天沒吃的量補回來不可.


小女兒吃奶嘴吃到大班,我見她無意捨掉,一天一時興起,我依照許多人的經驗抹一點辣油在奶嘴上,等女兒下課回來給她吃,小女兒吃到辣馬上吐掉,然後問我為什麼會這樣,我假裝不知情.


隔天小女兒下課回來,我熱心的說媽媽幫你洗奶嘴,(其實是去抹辣油),小女兒當然不敢吃,自言自語的說怎麼那麼奇怪,最後她說[我自己去洗],我們夫妻互看了一眼,先生對我說[你真是沒事找事作,很好玩喔],接著我們看到一個充滿笑容的女孩從廚房跑出來,大聲的說[我自己洗不會辣了,以後我自己洗],聽到這句話我突然覺得很慚愧.


 我請教了許多家長對[斷奶嘴]這件事的看法,結果每個家長都經驗豐富, 方法不外乎,將奶嘴藏起來,或抹一點辣油,或是剪一個洞讓孩子吸到空氣等等,仔細研究這些方法,沒有一個合乎人性,原來傷害孩子心靈的人,當父母的居然排第一位,而每位家長也說不出所以然,為什麼一定要斷奶嘴,只認為[應該],這樣嘴巴比較不會翹,有沒有科學根據,沒有人在乎,因多數人的成長經驗是如此,週遭親朋好友給的資訊也一樣,所以就自然而然照做.


有一天我從報章看到一位心理教授談到自己的成長經驗,她說[她常會趁別人不注意時,轉身去吸食自己的大拇哥,即使已經當到教授還是如此,根據她的研究許多孩子在幼小時都曾無情的被剝奪心愛的東西如奶嘴小被被等,當時孩子也許不懂,其實已在心裡埋下一些陰影….],我看到這裡,喘了一口氣,直呼還好還好,我沒有對小女兒作出違反人性的事來.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