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孩子除了讀幼稚園外,沒有讓她們學習任何才藝,但週遭的朋友們,大都會替她們的孩子選擇一種至二種的才藝.
每個媽媽都害怕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別人,大女兒當初沒有多學其他才藝,主要是考量身體狀況,看醫生復健佔去她大部分的時間,另外我們認為這個階段的孩子,不應該那麼忙碌,應該是與父母多一點時間在一起的的階段.
相隔五年,當小女兒就讀幼稚園時,各種才藝班更是興盛,尤其是珠心算電腦等最熱門,我們仍然不為所動.
沒有讓女兒參加任何一項才藝班,有一天小女兒下課回來,自言自語”今天都沒人陪我”我覺得奇怪,問她為什麼,小女兒說,”她們班的小朋友都去學珠心算和電腦,所以只有她一個人在教室等家人去接.”
記得自己的讀書歷程,因自己是學商,在我們那個年代,每個人一個算盤,還經常不離手,畢業時還須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畢業.
珠心算是學商必備的技能,在當時的社會確實有此需要,計算是會計工作上相當重要的一項,因此珠心算是不可缺少的技能,隨著時代進步,資訊愈來愈進步,有太多的工具取代了算盤,取代心算.
我已忘記曾讓我引以為傲的算盤到那去了,記得剛開始盛行計算機時,我仍然使用算盤計算,但常因聽電話或其他雜事干擾而不得不重來,現在環境較以前來的忙碌,所以工具必須隨之改變,現在電腦的普遍,計算之精準速度之快,實在沒有必要再使用珠心算.
坊間補習班針對珠心算訴求的重點是,珠心算可以開發孩子的頭腦,可以更聰明,對數學功課幫助更大,但經過我的觀察和非正式的統計,珠心算的確在小學數學課程上有幫助,尤其加減乘除更能因此拿高分,但到了高年級,幫助就愈來愈少.
因為高年級的數學涉及到羅輯慨念,面積問題,珠心算是記憶和技巧的訓練,對於需理解的數學課程幫助並不大,更別談國中高中的數學課程.
另外只要是技巧性的技能是要靠長時間的練習才能維持一定的水準,但學珠心算大都是讀小學的孩子,隨著升上國中,幾乎都停掉珠心算的補習,隨著中斷的時間愈久忘記的就愈多,回到原點的比比皆是,因週遭好多朋友及親戚的孩子,拿珠心算的獎盃一個比一個多,段數也一個比.
所以我認為學珠心算是時代的需要, 不學是因時代的改變,為人父母不應再盲目跟從,思考學習真正的目的才是最要的功課.
有一次從報紙上看到珠心算協會和一些教授和研究學者論戰,兩派不同的看法,個人是較贊同教授和學者的論點,許多的論點都無法證明學珠心算和數學得好成績可以畫上等號,補習班的說法實在太牽強.我自己的觀察和經驗確實如此,
當初讀書必備的才能珠心算已讓我忘的一乾二淨.其實任何一種學習,對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幫助,只要不跟成績畫上等號,學習就會變的簡單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