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
家終於搬好了,原本想既然是新家哪舊東西就不要帶過來了。但生命的點點滴滴似乎無法說割捨就割捨,雖是舊的,對於我卻有著一份特別的感情,因此這個家就有點像雜貨店了,你們隨意看,找找看有沒有你們喜歡的。而這個新家的設施還沒弄清楚,招待難免不周,請見諒。

複媒


又一個挑戰


五金行單一材質複數


這是什麼碗糕


五金行平常我就很少光顧


這下


要到五金行找材料


我想到的就是釘子螺絲燈泡等等


先生說


這些材料太普通會很多人用


哪要找什麼


晚上散步


先生總會帶我去五金行參觀


說真的我對五金行一點都不感興趣


可我家小女兒卻覺得很有趣


像百寶箱一樣


還曾經叫先生帶她去參觀


到底要找什麼材料


又要作什麼


 



想來想去


看來看去


菜瓜布算是我熟悉的材料


就用菜瓜布吧


正當選菜瓜布的時候


看到一旁這材料


很特別


原來這鋼絲絨也是菜瓜布的一種


就用它


做什麼


做糖果


 




作了糖果


有點心虛


會不會太簡單


於是又作了這編織


沒想到老師說很好


還讚不絕口


好在哪裡


我也不知


總之過關了


老師還說


我很聰明會選這材料


當初選這材料純粹是因可塑性強


而且便宜


我不想花太多錢在這上面


我們班同學有的還真不計成本


不知


是不是自己沒熱情


還是.......



我都會準時交件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複媒


幾乎每隔一星期就有一個新作業要看


不得不喊天啊


所有創意都被炸光了


不知還能炸出什麼來


老師每一次作業給的提示都很有限


我們總是猜了又猜,問了又問


老師也總是說相同的話,我們不免要抱怨一下


有些同學會去問認識的學長姐,有些同學也會上圖書館找資料


也有的同學會上網找一下


總之


複媒這課程,操作愈多愈知道方法



我仍然用最土的方式


就是自己不斷摸索不斷思考


然後執行


通常這作品可能不怎麼成熟


但卻是原汁原味


為什麼如此堅持


因為


我想看看自己能被激發出什麼樣的火花


其實


對自己能被開發出什麼樣的創意


也感到好奇






隱形人


就是將自己藏起來不讓人發現


這作業看似簡單還是有很多同學沒過關


不是偷吃步就是利用拍照,不然就一眼被看出


也有同學居然用電腦功能來幫忙.......


什麼樣的方式都有


每次看作品


說真的


我們都很期待,很想知道別人如何完成作品


我想了很久,也試了好多地方


終於定案


你找到了嗎?


 




這是破解版


你找到了嗎?


老師說我很聰明


我可是試了又試,拍了又拍



 




身體書寫


老師要我們在自己身體寫字


當時我正為拇指外翻所苦,加上整個腳底在換皮的


想想


我長期穿高跟鞋,真是為難了我這雙腳


於是


我寫下


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真心真意


感謝我的雙足



 



反透視


傷透腦筋


好不容易做出來


老師竟說這不是戶外


我說


老師哪陣子天天下雨,如何能到戶外


老師說星期五就好天氣(星期六看作品)


我說


老師你的功課沒在星期三前完成


哪剩下的時間我就無法安心上班


很多同學為了複媒功課常常熬夜常常到最後一刻才完成


我沒辦法這樣


因為有太多事情等我一一完成


我必須很專心的規劃


按部就班


弄懂了比被老師讚美重要


老師看到最後說了一句


早作的人就吃虧了


因為雨下不斷


這作業也有好幾個沒過關 


 



 


破解版


你看懂了嗎?


這些複媒功課我都第一次接觸


為了這些作業


不知多了幾根白頭髮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繪畫的像與不像


 


當開始學畫的人,總一直努力的想學像,也不敢在陌生人前畫畫,因為深怕被說不像。而多數人又說,畫畫不是要畫像,要像照相最像。


 


哪畫畫到底該如何畫?到底要不要畫像,畫不像,老師說素描基礎差,畫像老師說匠氣。


 


我想許多學畫的人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只是沒有機會一一釐清或是得到比較好的說詞,而社會上對於一些沒基礎或畫不像的人總會說這是「素人畫家」。


 


進而會講到洪通,乍聽之下,好像有理,但實際差很多。沒有進學院不代表沒學過,就拿我為例,我非本科系,但我跟 龐均 老師也學習一段時間,也創作不斷。但還是有人自以為是一直稱我為素人畫家。


 


 


西方畫家盧梭為什麼在西方美術史占一席之地,談到西方美術史也都一定會介紹盧梭。而台灣洪通為什麼只是被定位為素人畫家,在藝術界也只是曇花一現,沒有人去研究和討論。他們一樣都沒有繪畫基礎,也都畫不像,也沒學院身份。但歷史評價為什麼會差這麼多?


 


 


簡單說盧梭和洪通最大的不同點是,一是不斷創作,將自己的思想、想像和精神融入其中然後表現出來。一是純粹以自己周遭所熟悉的題材用自己的方式畫出來。是偶一作品不是將自己的的修養、思想、透過繪畫這個題材來表現。繪畫最終所探討的是精神、是情緒、是主觀、是各種的可能,其中有文化有養成教育有自己的思想。


 


 


當別人批評盧梭是素人畫家,他總是很不服氣的說,「我是專業畫家」他也不理會眾人的看法,仍然不斷創作,也沈浸在自己創作的樂趣和理想。盧梭確實畫出了自己心中的畫,許多作品在現實生活裡根本不存在,但他煞有其事畫出來,畫了自己的理想也畫的自己的夢境。許多大師對盧梭的作品也讚不絕口,如畢卡索和一些前衛畫家等


 


 


是不是畫家,作品是不是有價值,評斷方式決不是用是否曾經進入學院來區分,許多從學院出來的學生,一輩子也沒畫幾張作品,更不要說是否有能力開個展,反之,許多業餘有興趣的人士常常創作不斷。久了也自成一格,是不是從學院出來的已經不重要了。


 


 


創作,只要自己喜歡就可以,但要成為一位畫家,哪就要思考有一天可以在知名的畫廊或美術館展出,這時候畫家需要的是脈絡,也為什麼畫家需要不定期的發表自己的作品和開個展,這也是畫家和創作的最大不同點。不管是創作或是當畫家,所需要的能量也絕對不是要強調畫的像或不像。而是要在乎情感和思想和表現手法等等……………..


 


畫畫說是簡單也很難,簡單在表現,難在如何表現,於是心中最純真的感情變成很重要的元素和關鍵。


 


 


後記:1.照片是參觀楊北辰藝術工作室,經藝術家同意所拍


            造型設計老師安排戶外教學,參觀楊北辰工作室,學生就是有這種特權


            盡量拍盡量問


 


           2.楊北辰藝術家所創作的作品,都像的讓人嘆為觀止,每件作品都耗費    相當久的時間,為何這麼讓人讚嘆,他所使用的材料是木材。


 


3.照片是紙袋不仔細看還以為是真的紙袋,再看真的嚇一跳。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為什麼要畫又要畫什麼?


 


沒有當美術系學生之前我從未煩惱要畫什麼又為什麼要畫,畫畫對我來說就很純粹,因為碰到一個對的老師就開始畫然後一直畫。


 


重當學生之後開始有一些困惑,當代繪畫是什麼?簡單說就是畫看不懂的,對於傳統的寫生似乎比不上自由創作,具像更比不上抽象。世界的潮流都在搞一些我們看不懂的,而且是藝術家說了算,我真的很茫然。


 


 


緊接著我必須面對學校第一次的對外班展,哪我要展什麼又要畫什麼,我很困惑,當然也不只是我,許多同學也都在問要展什麼。因此要畫什麼變成很重要的課題。


 


 


學院課程真是一個矛盾的地方,一方面讓你開眼界,看世界潮流的藝術家都在做什麼,一方面又從很基礎的教起,面對這樣的課程我真的有點茫然。我盡量不讓自己走入學院的訓練方式但又不能太囂張畫自己想畫的,總覺得應該尊重老師(或許我想太多了)總之這學院基礎的訓練我相當不適應也很不喜歡。


 


哪我到底要展什麼?


 


難道我要畫一張自己看不懂別人也看不懂的作品,然後告訴人家這是「抽象畫」嗎?


內心不斷思索翻攪,不管是抽象畫或是具像或是寫實都是要經過不斷的實驗不斷的努力才能成熟。而繪畫更不是靠狡辯來解釋的,雖然繪畫是自由的、是主觀的、是精神性的、是情緒性的,也有各種可能但決不包含狡辯。


 


 


看著我畫室好幾百張的油畫,我開始問自己,我的初衷是什麼?


 


當初不就是因為感動而走入繪畫嗎?而這一路走來我的作品不也一樣讓人感動嗎?記得第一次展覽「色與線的對話」感動兩字是會場所有人共同的感想。除此我的作品也傳達了一份幸福,在2009年的個展上,許多看展的觀眾也都是這樣跟我分享,我的用色讓人有喜悅感作品更讓人有幸福感覺。而這不也是我一直想傳達的嗎?畫畫確實帶給快樂和幸福。


 


 


既然我的作品能讓人感動也能讓人幸福,我為什麼要拋棄這些元素而就一種熱門卻是我不熟悉的表達方式呢?


 


 


我必須真誠的面對自己內心,展出我原本的風格呈現我原來的面貌,即使被認為已經不合時代潮流又怎樣,因為哪就是我的真心,真正屬於我的創作。當我想清楚這一點後,我整個心情頓時開朗,原來面對自己的內心順著自己的心比什麼都重要。而這份真誠也會因此傳達出來。


 


 


我選了七幅最近的創作,後來策展人又要求我們將寒假作業一起展出,於是我總共展出9幅,不過說真的寒假作業哪二張自己覺得還有改進的地方,這樣展出有點匆促,後來想想缺點就讓老師來指導,反正是聯展身份是學生,就輕鬆對待吧!


 


 


許多老師都對我作品給了好評,甚至問我是不是油畫畫很久了,更多老師認為我很有自己的特色很難得,同學也喜歡我的用色等,當然令人高興的是有人收藏了作品,這不只是賞識也是實質的鼓勵。


 


為什麼要畫?又要畫什麼?


 


對我已經不是問題了,具像也好抽象也吧,順著自己的心走就是最真誠的態度也是最好的創作靈感來源。繪畫更不需要說服別人而是要說服自己。說服了自己繪畫也就不需要太多的解釋了。


 


 





複媒第一節課


老師就給了震撼教育


解構白T


就是將白T破壞,質量不變,創作成一件作品


但不能是勞作


這句不能是勞作讓我傷透腦筋


想著想著


頭腦都打節了


總之先破壞再說


連麻薯都來亂


翻山越領之後


終於得到這個想法


取名『起心動念』


夢想的追求,這樣的構圖對我而言是很不容易的



無法天馬行空,抽象畫也看不懂,人也很死板


如何創作我看不懂的作品


這作品已經是我極限了


沒想到差點被退貨


老師不是說不能做勞作



為什麼做安全帽做鳳梨做柚子做.....


老師都讚美不已


哪些不就是勞作嗎?


我真的糊塗了,不只我糊塗很多人也不理解


還有人被退貨,要重做才慘




一米X一米三個材質


一定要三個材質,為了這三個材質簡直想破頭


想出了這個主意,將所有政治人物的頭剪起來當材料


我愈剪愈得意


心裡好想問,你們不是都說要帶給我們幸福嗎?


為什麼將台灣搞成這德行


結果老師說


藝術不能太直白


 


 


後記:這複媒課程,簡單說就是操作當代藝術,我們的作品只是縮小版而已,而當代藝術就是讓人看不懂,而老師給的提示又很少,而看作品的時候,老師的標準又讓人困惑。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門裡門外


 


學院之外,畫室總是教學生要畫的像,學生也常常為了要磨的像而挫折不斷,有時還會失去信心。


 


學院的訓練,叫你不要畫像,這跟多數人的訓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而畫畫也有慣性,雖然老師這麼說,雖然老師也教了方法,但多數的學生仍然用自己的方法和方式來畫。學愈久的人愈不容易改變。


 


 


 


很多同學都說,我只想來畫畫,所以來考美術系。好不容易考進來了,怎麼畫畫的時間不多之外卻有做不完的報告。


 


學院裡除了基礎訓練也有許多學科的書要讀,只想畫畫,是很多人的心聲,以前還沒進學院前,我除了畫畫之外也會看一些藝術方面的書籍,但還是挑自己喜歡的為主。但美術系要求的更包羅萬象。不管你喜不喜歡通通要照單全收。


 


 


 



期末除了術科作業外,更多的學科報告等著你,每個人都忙得不得了,甚至會問「到底為何來讀」。


 


隨著報告愈多我愈忙之外,我也收穫滿滿。也更清楚為什麼 龐 老師不贊成我進學院讀書。 戴 老師曾說「他在台藝大哪二年,所有創意都被抹煞了」( 戴 老師是在60幾歲才又進學校讀)。


 


 


老師在學院任教,自然清楚學院訓練的哪一套,我自己在基礎訓練課上也感到痛苦不堪,我從未看照片畫圖也從未畫一些假的水果、塑膠的花朵等。面對這些靜物和一些髒髒醜醜的布,說怎樣我都沒有情緒畫,更不要說感情了,我又看每個同學都影印一張所拍的照片,看著照片畫,我心想哪何需擺靜物呢?


 


同時更敬佩 龐 老師的教學精神,他每次上課都自己掏腰包買靜物,然後很用心的搭配靜物和擺飾,讓我們有一個很棒的畫畫氛圍。當時常常有同學說看著畫面聽著老師所選的音樂,不畫都覺得幸福。


 


 


 


素描課直接畫石膏像,有同學一樣拍了照然後看照片畫,素描老師曾經對一個同學說,要看照片畫在家畫就好,何需來學校。不知這同學到底有沒有聽懂。


 


 


我終於懂了 龐 老師的意思,但我並不後悔進了學院,反而很高興。因為除了基礎課程之外,其他課程讓我開了眼界也讓我藝術修養更豐富。畢竟畫畫不是只在賣弄技巧而是有更高層次的意義,哪就是一個人的修養和品味的表現。而修養和品味需要不斷的學習,當了解愈多會讓自己更謙虛更知道自己的不足,這是好事。但相對的也有一些人自以為經過學院的洗禮,就很自以為是很了不起,評起畫頭頭是道,其實是鬼話連篇。


 


 


為什麼要進學院?


 


既然畫畫是不能教為什麼要進學院,如果只是要創作確實不需要進學校。但進學院就是要有系統的學到一些方法,然後自我探討發展自己的語言。


 


 


我重當學生,跨系的學習讓我思考更豐富,因此我也很清楚 龐 老師所擔心的,當然更清楚自己要學什麼和要什麼。透過學院的學習,我必須說對我的繪畫和思考確實有幫助,畢竟畫畫不是只要創作而需要更多的養分和思考。


 


 


進學院接觸到更多不同領域的老師,同時會讓自己的眼界更寬廣,而在外面學習能接觸的老師有限,而這老師的一言一行又深深影響著學生,如果學生沒有多多去看去比較去了解,就很容易造成偏差,以為自己學到的就是對的就是最好的方法。學藝術的人原本就比較執著也比較條理不清楚,因此常常可以看到很多自以為是的老師或學生。


 


 


不管門裡或門外都要靠自己不斷的努力,同時除了主觀之外也要保有一顆謙虛的心,這樣比較容易吸收到好的知識。


 


 



化身美髮師


為了這身份,我的美髮師還特地幫我造型




豬肉攤老闆娘


到市場拜託豬肉攤讓我扮裝一下


市場的攤商們覺得很有趣,拍照的時候還圍了好多人


這時候竟碰上熟識的人


大喊yao你什麼時候改行


老師說


這哪像老闆娘比較像貴婦上菜市場


臉太白了





到桂林旅遊


抓住機會扮演一下苗族姑娘


老師說


很漂亮


總之


過關了


 


後記:1.這是複媒課程的作業,三種扮裝三種身份,看似簡單也花了不少時間,有的同學很拼命,有扮演工人的,也有流浪漢也有戲子等等..............看的大家樂開懷


2.趁著暑假將自己這一年的學習心得紀錄一下,當然也會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