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
家終於搬好了,原本想既然是新家哪舊東西就不要帶過來了。但生命的點點滴滴似乎無法說割捨就割捨,雖是舊的,對於我卻有著一份特別的感情,因此這個家就有點像雜貨店了,你們隨意看,找找看有沒有你們喜歡的。而這個新家的設施還沒弄清楚,招待難免不周,請見諒。

不敢不滿足的幸福


 


孩子進了房間,屬於自己的時間正要開始,打開電視,剛好是國家地理雜誌頻道,映入眼簾的是那一雙令人無法忘記的眼睛,阿富汗少女.


 


都是賓拉登惹的禍,也因他的關係,讓阿富汗這個國家人人皆知,而十七年前所拍的那張照片,阿富汗少女更是讓人觸動心靈久久無法忘懷.十七年後國家地理雜誌更花費鉅資要尋找這位阿富汗少女.


 


十七年的歲月,不算短,人事物皆非,尋找昔日的少女談何容易,又加上是戰爭不斷的國家,更是雪上加霜,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找到,真是皇天不負苦心人.她已由一位青春少女變成人妻人母,當她緩緩揭開面紗,歲月的風霜在她臉上寫盡了一切.


 


唯一不變的是那雙眼睛散發出的眼神,一樣的不安,但多了一顆悲憫的心,她向全世界請命,幫忙重建阿富汗,這時鏡頭帶到阿富汗境內,真是殘不忍賭,滿目蒼夷,這是世界的一角.


 


昨夜的悸動尚未平復,而必須馬上趕去參加某私立國中的入學說明會,去的路上,心想景氣不太好,想要就讀的人應會比較少,結果到了會場,證明我的想法是錯的.不能免俗,校方介紹了校長及各科處的主任及軟硬體設備等資訊,最後是校長主講辦校理念及創校精神.


 


中間他談到這所學校的由來,當初是一群教友來自比利時,發現這裡的孩子極需要幫助,於是有成立小學的想法,因此他們每個人寫信回去自己的家鄉請求幫助,一所有品質的小學就這樣誕生了.


 


接著中學也成立,經過幾年,校方考慮到完全中學,於是又創辦高中,但需要大量的經費,於是負責的神父轉向美國募款,辦學的理念透過一封一封的信件傳達出去,結果捐款大量湧進,其中以一塊美金或二塊美金最多,當然也有少數壹百元美金的捐款,因為有這麼多熱心人士的幫忙,高中也順利成立.


 


這位負責的神父向台灣友人們收集用過的郵票和蝴蝶標本(當時外匯存底有一部份來自蝴蝶標本)然後一一寫信道謝,並附上郵票和蝴蝶標本,並介紹美麗台灣,聽到這裡我看到許多人頻頻拭淚,這時老公塞了一包面紙給我.


 


這位剛上任的校長,言談中充滿對教育的熱忱,因他的熱情感動了在場每一位家長,最後學校安排了管玄樂團和國樂團,成員是就讀音樂班的國中生和高中生,每個孩子散發的氣質是那麼清純,眼神充滿著希望和幸福的感覺.


 


當我正沉醉在美妙的樂聲中,突然一畫面閃進腦海裡,昨夜那一群阿富汗的孩子,每個人的眼睛是大又圓,散發出相同的眼神,除了無助不安外更有一份乞求,此時心情是那麼的複雜,對烽火連天的阿富汗,我們是那麼的無奈,同樣是世界的一角落,一是幸福,仍然有許多的不滿足,一是生存都有問題,還必須與惡劣的環境相對抗,一天又一天…….


 


其實天堂與地獄已同時存在人世間,相較於我們所處的環境及我還有餘力去為女兒選擇適合的國中等,想到這些我深深的從內心感謝,對於一切更是不敢不滿足.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認真的孩子 最動人


  我每次到台北市政府辦事,都會順便到設在中庭的喜憨兒麵包店買麵包.


 


她們動作雖然緩慢,但臉上總掛著微笑,然後很努力的回答你的問題,那態度和精神總讓我很感動.


 


  有一次,我正在等待結帳,前面那位客人一直沒聽清楚價錢,我看到這位工作人員一次又一次的告訴他,這位客人乾脆拿出千元鈔票付賬,最後這位客人將找回的零錢,塞給這位工作人員,然後說給你當小費. 


 


  這個工作人員收好小費,拿到隔壁桌子,投進一個箱子,我看了一眼,發現那不是她們的小費箱,而是創世基金會設置的箱子,讓人捐發票用的.當下我看了那一幕,感觸很深,她們也許外表不是很完美,但內心卻是那麼完美,那麼善良,看到她那麼自然的舉動讓我很感動,相對於那些常常為了小事而斤斤計較的孩子,可愛多了


 


   當父母的總陷入一種[無知的迷思],因為大家都這麼做,不隨波逐流,孩子就會輸在起跑點,我們總是在害怕中度過,更在望子成龍,忘女成鳳中失掉了許多親子間親密的感覺.更忘記了人格培養比成績重要,常常本末倒置,讓自己和孩子處在緊張的狀態,忙的焦頭爛耳.


 


    看到那位喜憨兒的行為,我終於知道了,為什麼我總喜歡去買她們的麵包,不是特別喜歡她們的口味,而是她們純真的笑容讓我有幸福的感覺,她們努力的態度讓我更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時時提醒我,擁有一個健康的孩子是莫大的福氣,待人寬厚有禮貌比好成績重要.孩子自有孩子的生命價值,不用太操心.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朋友搬家,連同孩子的學區也改變.剛開始,她女兒對新學校還頗能適應,漸漸的,開始出現一些狀況.


 


連續一個多月,她女兒不是胃痛,就是肚子痛,或是頭痛,朋友每天早上起床,都很擔心,今天女兒,會不會又有狀況,朋友帶她到醫院做了各項檢查,檢查報告,[一切正常].但孩子就是老說不舒服.


 


朋友,對此情形很困擾,每次問女兒,[有什麼問題嗎]?但始終問不出所以然來,朋友好幾次都很生氣,想打她,最後都忍下來,心想,[孩子不舒服,如果是真的],這一打,搞不好讓她一輩子都有陰影.


 


一天,朋友在公司,接到她女兒學校打來的電話,通知她女兒不舒服,已送到保健室,請她趕快到學校一趟.朋友既擔心又緊張,正要離開公司時,她同事提醒她[你看一下你的通勤卡,幾乎每星期二,你女兒都有問題,你要不要順便查一下她的課表]. 


 


朋友趕到學校,發現女兒狀況已好轉,因此朋友順便查了她女兒的課表,當天只有一節課是科任老師教的,其餘都是級任老師的課,這位級任老師,平常對她女兒相當照顧,有問題也都透過聯絡簿溝通,級任老師也沒發現孩子上她的課有任何異樣.孩子是在上科任課才感覺不舒服.


 


經過不斷的溝通與安慰,她女兒才緩緩道出,[她不喜歡上音樂課,因為她以前的學校,都可在音樂課本上加注簡譜,而這裡的音樂老師,要求不能做任何記號,要直接看五線譜,用口琴吹出曲子.]


 


朋友的女兒,自小好勝心強,許多事都可以自己處理的很好,在學校也很受師長喜愛,到了新學校,上課方式不太一樣,她不願意在同學面前丟臉,所以只要一上音樂課,她女兒就反應在心理上,所有病痛就都出籠了.


 


記得我曾在一本書上看過,[孩子對於自己不能適應或無法處理的問題,有時會藉病痛來逃避,不是真的生病,這時候,就要好好傾聽孩子的聲音,支持她,鼓勵她,千萬不能責罵,否則會反效果].


 


朋友的女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還好沒有責罰,沒有傷害到孩子,不然可能問不出真相.這件事讓我學到,要處罰孩子前,先想想[如果是真的]寧可先相信孩子,再慢慢找出問題所在,這樣彼此比較不會有遺憾.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破玻璃的孩子


一進小女兒的教室,看到級任老師在掃地,老師邊掃邊說[居然有孩子脾氣這麼壞,我才一下子不在,就打破玻璃],我以為老師在開玩笑,結果是真的.


 


記得戶外教學時,這位孩子剛好在我這一組,當天相當熱,活動地點是木柵動物園,孩子不免追趕跑跳碰,除了女兒,每個孩子對我而言都是新面孔,但這位孩子卻讓我印象深刻


 


他穿著冬天運動外套,已滿身大汗,我要他脫下來,放背包,他始終不肯,我以為我是義工媽媽,所以不聽我的,我請老師跟他講,結果老師說[他的個性很孤僻,不要勉強他].根據我一路的觀察,他始終獨來獨往,老是脫隊,我總是要盯著他,還好,他沒脫外套,目標很明顯,總能適時找回他歸隊.


 


老師將他的學習單拿給我看,結果是[他覺得在家很不快樂,每天都被關起來,到學校來,覺得是普通快樂,]全班就他一個人覺得在家不快樂,是什麼原因讓他這麼不快樂,他不過才小二.


 


老師曾跟他媽媽談過,他媽媽說[他爸爸如果在家,就不斷的打電腦,有時還會外出上網咖,孩子很少跟父親講話,我們夫妻感情不太好……]聽到這裡,我終於知道,孩子為什麼不快樂.孩子不正常的一些舉動,是不是要引起家人的注意.那一拳有多大的渴望和憤怒.


 


星期日,老師舉辦了[賞五月雪登山活動],自由參加,當天我看到了這位孩子的媽媽,她特地撥空帶她兒子來參加.正當我上氣不接下氣時,這個孩子從我身旁跑過,我叫住他,看他右手還綁著繃帶,我問他[痛不痛],他帶點傻氣回答[不痛],我問他[你記得我嗎?]他看著我點點頭,接著我跟他講[阿姨好累喔,你在旁邊保護我好不好]他睜大眼睛看著我,然後點點頭.


 


接下來的山路,他始終守護在我的旁邊,即使同學呼叫他,他一樣不為所動,到了山上,我謝謝他,他帶著靦腆的笑容加入同學的遊戲,那笑容真是燦爛真是美,陽光下的他是那麼可愛.


 


孩子犯錯,大人總認為孩子有問題,卻忽略問題可能是父母本身,我們認為孩子小不懂,結果是低估孩子對事情的認知,更錯估了對孩子的影響力.孩子也有情緒,必須有出口,想到那一拳,擊破玻璃那一剎那,他有多委屈多難過,[父母不合不只會影響孩子成長,有時會貽害終生].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十分和九十分是一樣好


   女兒三年級換了一位男老師,這位男老師很風趣 ,女兒下課回來常常轉述老師講的笑話.


 


   當第一次期中考來臨時,女兒有一點考試的壓力了,一天女兒下課回來告訴我,她們老師說:考七十分和七十九分是一樣好,八十分和九十分一樣好, 九十分和一百分一樣好.


 


它們的差別是粗心和細心之差,選擇自己的程度級數努力應考, 不要為差距很小的分數斤斤計較.這個觀念是我第一次聽到,但對於這個觀念相當讚賞,同時也讓我發現到教育的另類思考


雖然我們不在乎名次,但在乎孩子的程度,因此我們想測試女兒的能耐,平常除了學校功課外,也給一些其他的功課再加上評量卷複習.


 


結果在第一次期中考後知道成果,就在考完試後的一天,女兒回來告訴我們,這次考試第九名,我們問他如何得知,女兒回答:老師只報前十名她剛好第九名.從這次的測試我們了解到要達到好名次是有方法,但好名次並不等於程度好.


 


有一次與女兒老師談起孩子的學習問題, 為什麼在小學成績表現很好的孩子到了國中就失常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位老師告訴我,因為小學成績是父母安親班幫忙讀,隨著孩子愈來愈大,外力的幫助就愈來愈使不上力,孩子只是恢復自己的程度罷了,並沒有變的比較差,老師的這些話讓我們受用無窮.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