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魚頭的故事


 


前幾天在格友那裡看了一篇文章「對自己好一點」提到魚頭的故事


 


幾年前我從老師那裡聽到這樣的故事


 


當時老師出門在外求學,很難得回家,第一次回家,他媽媽煮了一桌好吃的菜,,其中有一道是米粉,剛好擺在他前面,米粉不錯吃所以就一直吃


 


之後


 


每次回去,他媽媽都會炒他愛吃的米粉,直到他媽媽過世都還以為他愛吃米粉


 


實際是


 


我們從小就被教成只夾自己眼前的食物,站起來是不禮貌,加上老師是老大總覺得食物應留給家人,在那麼困頓的環境要吃一餐好的是很難得的.所以每次都吃他前面的那鍋米粉,因為他媽媽認為他愛吃米粉,所以每次都將米粉放他前面,這是他媽媽的愛,所以老師也從來沒說,就這樣大家都以為老師愛吃米粉.


 


前幾天聚餐,有一道清蒸魚,吃著吃著,小姑姑就將魚頭夾給大嫂並說「大嫂這魚頭給你吃,,你愛吃趕快吃」


 


這時先生說「你不要再夾魚頭給大嫂了,他哪裡愛吃,是捨不得吃,魚肉都留給小孩吃了,以後你們這些孩子要記得不要老是留魚頭給你媽媽」


 


我們總將自己看到的以為是真的,如果再多用點心是不難察覺的,當父母的總是將最好的留給子女,而子女若沒察覺會以為自己看到聽到的就是真的.


 


媽媽生前偶而來我家住,我總會為媽媽煮好吃的菜,媽媽有一次說「你們都吃這麼好喔」先生聽完回答媽媽「是您來我們才吃這麼好,我們是託您的福,你女兒特別做的,所以你要多吃一點...


媽媽不好意思一直笑並說「那需要這樣,你們吃什麼我跟著吃就好,還不都一樣....


 


如果可以選擇,大家一定會選擇自己喜歡的,重點是物質普遍貧乏,所以父母都將最好的留給子女,當經濟改善了,子女卻常常誤認為他以前看到的就是真相,父母通常捨不得孩子花錢一般都會說「吃不下了,這樣就夠了,不要再買了.....


 


如果子女當真,那父母就真的只能吃魚頭了.


 


格友茱麗葉寫了一篇八十三年的姊妹情深


 


其中姨嬤一段話值得大家深思


 


姨嬤繼續說,我有一個孫住在美國,是腦科醫生。他以前每次回來,我都塞錢給他。現在他畢業,很會賺錢,也準備要結婚了,但是我這個阿嬤卻從沒有收過他一封紅包啊!我不是真想要錢啦,只是我的孫,都沒想到要包個紅包,讓我這個阿嬤開心一下,多少錢都沒關係啦!


 


這姨嬤在乎的哪是錢,是一份感覺一份被在乎的感覺


生活裡許多事真的不能省略


尤其面對自己的家人


更不能因為方便就變隨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aoyao 的頭像
    yaoyao

    平凡中的真情

    yaoy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