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自己的經驗---不是唯一只是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角度
格友杜淑玲連結ㄧ篇文章並說學琴的孩子不會學壞但讀音樂班就要多考慮
心裡正納悶,後來看了整篇文章,不自覺回覆自己的經驗,今在這貼上我的回覆文
看了這篇文章,有些觀點我覺得偏頗了。因為訴說者珊珊說出自己養成經驗,而這樣的經驗也是多數家庭的經驗,但也可以說這些小孩子從小學習並不全然是自己的興趣,而是父母的期望。但仍然有許多例外。
我家孩子就是例外,國中以前只在管樂團玩玩,想讀音樂班才開始學鋼琴,已是小五了。因為我不是讓孩子從小學樂器的家長,所以那套模式我家根本不適用,我孩子也沒經歷不斷比較和補習的階段。
現在大學了,她更捨ㄧ般家長認為的國立大學。
因此她的路更寬
現在不只是音樂系的學生也是會計系的學生,ㄧ堆他系的朋友。
昨晚更與ㄧ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演出一場美麗的樂音
因為小女兒的關係我看到好多好棒的青年。
而這些青年除了會音樂其他才能也很優秀,共同點都是自己想學樂器,對生活充滿熱情。
台灣許多教育是失敗的,而父母的觀念更是重要。
我自己是會計系又讀了美術系,要培養ㄧ個孩子成為藝術家是艱辛的,能功成名就也沒幾個,但仍然有許多人要擠進藝術殿堂學習。
如果沒有這些熱情
社會只存在幾個功成名就的人,那這世界也太無聊無趣。
因此家長要協助孩子問自己的心,什麼才是想要的,同時協助孩子看世界,而不是擔心花這麼多錢將來能不能回收。
因為開心是無價
在台上演出的喜悅無法估算
技藝是用來維生,如果不是只站在出路這個觀點,其實是海闊天空。
教育這問題太大了先寫到這裡。
20150523
我說
- Jun 03 Sat 2017 14:45
談談自己的經驗---不是唯一只是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角度
- Jun 03 Sat 2017 14:42
被愛喚醒的孩子
被愛喚醒的孩子
大女兒曼青即將舉辦她人生第ㄧ次個展。
回想當初,連吸奶的能力都沒有,如今即將從研究所畢業也將開個展。
一路走來真是點滴在心頭,人間有真情也有溫暖。內心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如歌的行板,是記錄
也是見證生命的奇蹟和愛的力量。
此次展出的作品都是2014年九月以後所創作。每幅作品都是1-3分鐘ㄧ氣呵成。線條之美之肯定,除了讓人讚嘆也令人莞爾ㄧ笑。曼青用她的心她的眼她的手創作屬於她自己風格的作品。
瑞瑤
誠心誠意邀請大家參觀指教
您的蒞臨更是曼青最大的鼓勵。
徐曼青人體速寫個展
展期:20150612-0621
茶會:6月13日下午兩點
展場:好藝術畫廊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66巷6弄5號(捷運紅線大安站3號出口)
- Jun 03 Sat 2017 14:38
小女兒音樂會--Breakthrough
小女兒音樂會--Breakthrough
記得小女兒大一的時候,每天回來,滔滔不絕,眼神閃閃發亮。對於大ㄧ新鮮人的生活充滿無比的熱情與熱愛。
生活不斷的轉動,小女兒愈來愈忙,每天早出晚歸。ㄧ天回來,告訴我又要開音樂會。
小女兒不只認真讀書也很用心過生活。更難能可貴的是她能感受到身邊有溫度的故事。進而記錄反思。
父母的生命會因孩子的成長而豐富而厚實。
大女兒讓我完成一些生命功課
小女兒帶領我享受生命的喜悅
今天小女兒舉辦她大學的第二場音樂會,是分享亦是享受自己所選所愛。
謝謝小女兒你如此獨立
謝謝你讓我們體驗到ㄧ些平凡的幸福
每ㄧ場音樂會都是唯一
好好享受
我們也期待你6/6的演出
千惠你真的好棒
祝演出成功
20150603
- May 23 Tue 2017 21:09
令人感動的樂音---為ㄧ群年輕音樂愛好者喝采
令人感動的樂音---為ㄧ群年輕音樂愛好者喝采
未知管樂團今晚帶給觀眾ㄧ場美麗的饗宴。
常常被樂音感動卻未曾因為感動而落淚。
晚上演出的樂團指揮僅25歲1990年出生,一個這麼年輕的指揮家帶領40幾個團員演出ㄧ場美麗的樂音。
感動不是因為技巧純熟,完美無缺,而是因為這群年輕人的認真執著熱情而感動。當第三首第四樂章結束時,指揮靜默幾秒才緩緩轉過頭來行禮的同時,我竟掉下眼淚。
安可時,指揮露出ㄧ抹微笑,掩不住青澀的ㄧ面,25歲是如此的年輕,但他卻帶領團員出色又精彩的演出。真的令人感動。
團員多數比他年輕,小女兒也才20歲大二,看著台上這群來自各個大學年輕孩子的演出,他們各自有學校的樂團要練習,有其他的科系要學習,還要找時間聚在ㄧ起團練真是難得,由衷為這群年輕音樂愛好者喝采。
今晚共演出三首
第ㄧ首柴可夫斯基(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
第二首一些與老朋友的往事--回憶
第三首巴恩斯:第三號交響曲(悲劇)
樂團的演出是愈來愈好
觀眾也給予熱烈的掌聲。
最後以二首安可曲畫下完美句點。
演出者需要觀眾,而觀眾也需要好的演出者,這兩者缺ㄧ不可,而晚上的演出是免費入場但觀眾才6成,看著台上盡情的演出也為前面的空位惋惜,顯然宣傳不夠真是可惜了。
期待未知管樂團更精彩的演出
也祝福未知管樂團更上ㄧ層樓
20150523
- May 23 Tue 2017 21:04
土耳其之旅(27)--聖索菲亞教堂和藍色清真及地下水宮
土耳其之旅(27)--聖索菲亞教堂和藍色清真及地下水宮
聖索菲亞大教堂建於西元六世紀距今ㄧ千五百年,因其巨大圓頂而聞名於世,是一幢改變了建築史的拜占庭式建築典範。
到了裡面,這教堂真的很大,其圓頂直徑排世界第四大,此教堂雖被壞許多,但從其硬體仍然可以看出他的雄偉,僅剩的ㄧ些磁磚壁畫,可以想像當時的用心及精緻度。
從旁邊的樓梯往上爬,比想像的還要高還要寬大。
在這裡照片拍的很少,除了一兩幅壁畫,也可以說是僅存。站在這教堂無限感慨,戰爭不只對人類無情,宗教亦無法幸免。
藍色清真寺建於17世紀鄂圖曼帝國鼎盛時期,是世界上唯一有6根尖塔的清真寺。
進藍色清真寺參觀,不可穿短裙短褲,而且女土必需將臉包起來,如果沒帶圍巾或沙龍,門口有免費提供。
寺內牆壁全部用藍白兩色伊茲尼克瓷磚裝飾,不只美也令人尊敬更有肅靜的氛圍。
參觀人群很多,更多是當地人,看他們虔誠的表情,宗教總扮演著安定人心的角色。
這裡呈列著最大和最小的可蘭經。
我沒有待很久,和先生早早出來在外等大夥,多數人在裡面盡情拍照,我卻只專注欣賞,對於任何宗教我都以尊重的心看待。
地下水宮說的準確ㄧ點就是皇宮的蓄水池,實在太厲害了。三百多根柯林斯式大石柱,宛如ㄧ座地下宮殿,讓人嘆為觀止。
悠揚的音樂聲及水光倒影,營造神秘的氣氛,梅杜沙的頭在石柱下更增添一絲神話氛圍。
不同時代,需求都相同,一樣需要心靈的慰藉,一樣需要未雨綢繆。只是表現形式不同,但看過這些建築,尤其是地下水宮,除了實用更兼具藝術與科學,讓人嘖嘖稱奇外也敬佩萬分。
地下水宮也沒拍幾張,燈光昏暗不適合拍。
總之今天的行程是用眼看用心感受。
20150421--20150501在土耳其